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职业技能的需求。无论是学生还是在职人员,无论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还是自身终身发展,都需要接受职业教育。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柱。
职业教育改革正在迎来重大举措。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破除了“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直击改革实践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由“分类”转向“协同”,更加注重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协同创新。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难点与重点。2023(第二届)终身学习大会平行分论坛之产教融合研讨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意见》直面产教融合中的堵点问题,明确了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制度设计,有望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学校应发挥关键主体作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破解“一头热、两张皮、松散型、低水平”等产教融合难题,推动产教融合落地和深入开展。
站在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口,产教融合已经走到了哪一步?下一步该如何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田克美指出,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发生重要变化,路径与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应聚焦产教融合的关键问题深入研究、力求突破。
当今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克美认为,产教融合主要面向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实施,可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人才需求与适应性要求;产教融合要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与技能人才供给,服务于学生就业及其在社会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在顶层设计上给予产教融合政策与机制支持。目前,产教融合在组织融合机制创新方面取得诸多突破,在资源融合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在数字融合方面已经起步,校企双方已开始从企业战略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共同研究教育培训整体解决方案。因此,田克美提出,职业院校要抓住产教融合的关键问题,包括:产业人才规划与专业建设;产业技术升级与教学内容设计;产业文化素养与教育培训的融合;教育培训机构干部职工对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认知;产业对教育培训的重视与战略设计;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工程化、项目化、成果化的“双师”型教师能力建设;产教融合在教育培训全过程中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等。
建立现代学徒制度是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的迫切需要。针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职业岗位群定位模糊等问题,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研究院所联合开办腾升建筑装饰产业学院,建立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据该校副校长倪居介绍,具体做法包括: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二是设立学徒制班。学生入学,校企签署相关合作协议,校、企、学生签署《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三是校企共建课程、联合编写活页式教材。四是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学生。一年级,企业导师到校上好“开学第一课”,学生到企业参观,了解企业文化;二年级,学生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岗前培训;三年级,学生进行企业轮岗实习、提升专业技术实践能力。
在此基础上,学校打造了“一体二元三师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即打造“现代学徒培养共同体”。“二元”是学校元和企业元。“三师”指学校专任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企业员工培训师,同时具备“1+X”中级以上考评员资格;选拔的企业员工作为学徒师傅、学校兼职教师,同时具备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四融合”即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相融合。目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职业院校产业学院是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衍生的新型办学模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专业群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携手相关企业群,共建生态型产业学院,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2012年,学校与国内检测认证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中认南信(江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同步组建产业学院——中认南信检测学院,共同开展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人才培养。
该校副校长徐建俊介绍了产业学院的主要做法。一是产业学院运营过程中,股权共有,利益共享,构建“四共四融”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平台。立足机制体制创新,公司核心业务部门与专业教学部门通过“人员、设备、场地”复用,实现人才培养各要素与产业发展的同步迭代,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紧密交融。
二是汇聚企业,集聚资源,构建“全链覆盖”企业微生态。发挥检测认证技术在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链中的纽带作用,获取新技术和新需求,动态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全要素。
三是项目引领,过程导向,开展“四双四步”工坊教学。深化“学习促进工作,工作实现学习”教学模式改革,建设“教学工作坊”实施“PEPA”教学“四步法”,实现“学校+企业”双境育人、“教师+师傅”双师授课、“学生+员工”双角色成长、“线上+线下”双渠道学习。产业学院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科教融汇成效显著、育训实现量质并举,累计服务企业 2000 余家,也成为工信部2022年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培育单位。
职业教育在服务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基础性支撑者的角色。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职业学校70%以上学生来自农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2016年以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乡村人才短缺、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环境不尽如人意等问题,精准定向,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要做好农村人才培养工作,有几个基本的问题必须解决:一是招得来,二是育得好,三是用得上,四是回得去。”该校副校长曹树真分享了该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具体做法包括:
首先是部门联动,多元协同,解决“招得来”问题。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由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等七部门组成的咸宁市“一村多”人才培养协调小组,明确经费上由市财政、县财政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按3:5:2的比例分担。采取单独计划、单独考试形式,择优录取;培养对象须与所在乡镇(街道)签订毕业回乡服务合同,毕业后回乡服务不少于5年。
其次是筑牢思想根基,培养三农情怀,解决“育得好”问题。培养采取校县共管、双主体育人模式。学校以价值引领、文化引领、典型引领等“三项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开设乡村课堂,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田秀才”“土专家”请到讲台,用百姓话讲农村事。
再次是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解决“用得上”问题。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对接农村需求,重组优化专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技术和乡村建设治理两大专业群;围绕关键能力,开发融合课程。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采用分段教学,实现“淡学旺工”;完善学业考核,推行“多维”评价。
最后是争取政策支持,建立服务体系,解决“回得去”问题。市委市政府出台专门文件,重点培养、资金扶持、政策倾斜;开发“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鄂南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产业联盟—种植养殖大户”产业发展体系、“一村多”产业孵化基地等。
项目实施至今,累计为咸宁市905个行政村定向培养2066名农民大学生,毕业生在村“两委”任职突破500人;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50多项;涌现出“黑猪西施”“土鸡司令”“蘑菇大王”等一大批创业典型。
此外,来自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的代表,围绕职业教育发展、产教融合实践等分享了各自学校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