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高松:着力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6-18 06:20:52 点击:

高松:着力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2023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体现了党中央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寄予的殷切期盼。

 


 

 


 

01

做怎样的基础研究,

谁来做这样的基础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快从源头解决基本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


如何选择基础研究的方向和领域,不仅关系科研工作者个人的兴趣和志向,更关系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在高校开展的基础研究,一般来说,有两种导向:


一是个人兴趣驱动导向,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的动力主要出于自身的好奇心和兴趣,其目的就是揭示自然现象和规律。

二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目标导向,主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牵引,解决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问题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


中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努力促进两个导向的结合,尽可能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提炼出来的重要科学问题转化成大学师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引导科研人员将自发的兴趣爱好变成解决重大需求中科学问题的自觉使命担当,实现个人学术追求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院士,几次因国家需要而改变研究方向,从量子化学到萃取分离铀,再到稀土化学与分离。每一次转变,他都善于结合自己所长,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重大需求背后的基本科学问题。



如果说基础研究的发展定位和方向选择是明确了要做的“事”,那么,另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培养和发现做事的“人”。基础研究的特性决定了优秀的基础研究人才要有从事开创性、引领性工作的潜质和能力。具体来说,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人才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好奇心对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认知世界和探索世界奥秘的原初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好奇心和探索欲可以发展为一种竞争力和生产力。

第二,要有卓越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学习力是指卓越的自我学习能力,科学探索的过程会遇到很多的未知和困惑,这就要求研究者通过自我学习不断拓展知识边界,发展和创造新知。思想力是指具备卓越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科学研究就是在不断思考、质疑和探索中发现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产生新创造。行动力是指有效行动的能力,学习和思考固然重要,但最终要在真实世界里通过有效行动来改变和改善世界,做到知行合一。

第三,要有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心系民生福祉的奉献情怀。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科学理想持续奋斗,赤诚奉献。


02

着力完善

基础研究人才的培育模式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强基础研究,归根到底要依靠高水平的创造性人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着力完善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模式,让更多拔尖人才竞相涌现。


科学地研究卓越基础研究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选择部分地区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先行试点,结合现有“强基计划”“英才计划”以及各种奥赛等拔尖人才选拔实践,设立一条高考制度外的拔尖人才选拔补充通道,形成以热爱科学和发展潜力为取向的拔尖人才推荐和遴选分别独立进行的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有效监督机制。



加强大学基础学科的教育,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通过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学术的兴趣、激情和觉悟。在专业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本—硕—博”或“本—博”贯通培养。通过“拔尖计划”“101计划”等让更多具有优秀潜质的本科生进入硕博阶段学习,有效衔接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阶段,贯通培养。通过优化培养环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对学生的指导、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着力培育具备卓越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创造性人才。


进一步加强综合性、基础性、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立足基础学科、基础研究自身特点,注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通过实施“预聘—长聘”制度,吸引和支持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专注发展新的学科与研究领域和方向。发挥优势学科研究平台的育人功能,鼓励学生尽早接触和开展前沿基础研究。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推进学部制改革,激发院系活力,促进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建设若干综合交叉专业,探索发展跨学科微专业或专业方向,完善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择和跨学科学习的制度。


促进和优化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海外交流和学习机会。一方面,推进传统国际交流和在地国际化相结合的国际育人计划。另一方面,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让学生有更多的国际化学习和交流机会,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03

加快构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

支撑保障体系

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同时参考借鉴海内外已有的成熟经验,加快构建支持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支撑保障体系,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好地发挥基础研究及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


优化评估保障。要切实遵循基础研究的规律,坚持正确的成果评价导向,充分体现新原理、新发现、新观点等标志性成果的贡献和影响,关注其成果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关联度。一方面,提倡对于代表作和系统工作的“小同行”评议,体现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更注重质量。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出成果慢等特点,积极探索有关长周期评价机制,并为之提供长周期支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研究有价值的真问题”。


完善投入保障。稳步增加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一是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加大稳定支持。建议中央财政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予以稳定支持,通过现有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拨款渠道,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二是对高校的杰出学者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建议着眼未来,实施“以人为本”资助模式,建立杰出科学家长期支持计划,加大对高校杰出学者的长期稳定支持。三是加强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支持。对于“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101计划”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大幅增加生均拨款,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走实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注重文化保障。文化是滋养科学研究的精神土壤,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是培养尖端人才和催生创新成果的重要保障。从事科学研究要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并为之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钱学森在谈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时曾回忆自己在国外求学的体验,实际上是表达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对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和谐包容的优良传统,《论语·子路》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而不同”就是我们应该营造的学术环境。一方面,尊重自由探索,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鼓励思想碰撞,提倡民主讨论甚至争辩,在广泛深入的交流中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思维,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深入领会新时代赋予基础研究两个主力军的使命要求,用积极行动和奋发作为在中国和世界科技文明史上书写非凡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