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产生之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往往与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紧密相联。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依赖度与日俱增,催生了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和研究范式的深刻变革,跨学科、校企协同等交叉渗透的科技活动形式产生并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多维的特征,也进一步推动了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一流大学已探索形成了多样化的科教融汇模式,其中具备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依托国家实验室科研育人的加州理工模式
依托大学建立与管理国家实验室是美国重要的科研组织模式之一,该模式也成为重大项目驱动科教融汇和科研育人的有效路径。其中,喷气推进实验室(JPL)隶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由加州理工学院管理,是国家实验室与一流研究型大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合作、科教融汇的典范。加州理工学院与JPL依托深空网络、近地天体测量等重大项目推动科教融汇育人,并借助国家实验室在大学与行业之间架起桥梁,形成完备的协同创新体系。双方共建研究机构并采取联合聘任、提供实习与研究机会、博士后引进等方式促进人员交流与合作,并设立专门课题支持加州理工学院师生开展空间与地球科学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教育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学生获得了直接参与NASA重大任务的机会,既达到了支持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目的,也为国家实验室储备了未来人才,进一步巩固了科教协同育人的可持续性。
2.“四螺旋”创新生态系统融合育人的埃因霍温模式
政府、大学、企业、社会通过一体化合作,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共同创造价值的“四螺旋”模式,是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实现科教融汇创新育人的有效路径。埃因霍温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嵌入对接,围绕科技创新需求实现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围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工程健康等前沿领域开展前沿导向和产业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创新研究,通过跨学科、跨学校、跨组织的研究院集成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的研究优势和资源,对接前沿科技创新动态。与此同时,通过课程建设、本科生和硕士生科研项目、学术型博士研究课题、专业型博士学位项目等形式支撑人才培养,以真实的技术创新需求为牵引开展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和挑战性学习,实现科教融汇。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的机器人、数据科学、材料技术等研究领域在服务地区和城市发展过程中持续迭代,并利用毕业生、校友资源进一步反哺学校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以此形成了在高水平科研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拔尖创新人才支撑高水平科研的良性生态。
3.面向未来产业需求多学科集成育人的麻省理工模式
围绕未来新机器和新产业体系的复杂项目,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串编课程体系,是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提出的突破学科、科教融汇集成育人新模式。麻省理工模式的典型特征是面向未来、学生为本、项目牵引,将前沿科研项目集群转化为育人资源和育人优势,培养具备创造、发现、计算、批判等思维,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麻省理工模式围绕机器人、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组织不同研究子项目形成协同育人项目集群,将人工智能、3D打印、自动驾驶等产业前沿或实际问题转化而来的科研项目融入课程,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脱节、学科交叉不足等问题。
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表明,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已经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应对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必由之路,并呈现出系统化、网络化、协同化的发展趋势。这些科教融汇的经验模式,为我国高校开展科教融汇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