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真的来了。
各省教育厅、直辖市教委近期相继印发各地“十四五”期间本科高校审核评估方案。全国834所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都将参与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考验。
截至目前,包括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衢州学院在内的21所高校已经完成或正在试点评估。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其余本科高校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参与评估。
在名称上,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从“教学评估”变为“教育教学评估”,开宗明义阐明本轮评估重在解决教育与教学脱钩、评估与教改脱轨的问题。
那么,各大高校在备战新一轮审核评估需关注哪些方面?试点院校参评经验如何借鉴参考?
第四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至今,各大高校又经历了数年发展,亟需检验发展成果,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助于全面检验学校当前的教育教学质量。新一轮审核评估在继承上轮审核评估“自己尺子量自己”“五个度”等高教领域普遍认可的有效做法之下,强调通过评估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和特色发展。
新一轮审核评估制定了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改革、分类指导、问题导向和方法创新的五大基本工作原则。这些原则体现了本轮审核评估的若干变化特征。
☞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需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培养体系,体现了评估导向的变化。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内涵变化体现在从过去的教学改革为重点过渡到“突出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这一变化除了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外,强调继续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为核心,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
☞本轮评估坚持分类指导原则,评估类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且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院校”;第二类分为三种,一是“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且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高校”,二是“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三是“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且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高校”。高校可依据本校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等,自主选择评估类型。
☞本轮审核评估方法较以往变化较大,增加了线上评估环节,专家评估时间共计6周,并构建了以学校自评报告为主体、以3份教学过程性报告和3份就业结果性报告为两翼的“1+3+3”立体多维评价体系。
其中,“1”代表自评报告,两个“3”分别代表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问卷调查、教师教学体验问卷调查以及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毕业生问卷调查、用人单位问卷调查。
☞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评估功能的变化”,评估专家会给学校建立“问题清单”,起到监督和促进改进的作用。同时,教育部建立了“回头看”整改复查机制,要求高校在两年内完成整改任务并提交诊改报告。此外,通过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分类设置对比参照模型数据等,本轮评估起到“激励高校追求卓越”的作用。
前述已知,本轮审核评估实行分类评价,对应的指标体系也分为两类四种方案。第一类和第二类分别设一级指标4个和7个,二级指标12个和27个。指标分为统一必选项(体现国家对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刚性要求)、类型必选项(体现不同类型学校主动定位和差异化发展需求)、特色可选项(体现对同类型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引导)、首评限选项(现对首次参加审核评估高校的基本条件约束)等不同类型。
高校可自主选择组合,定制适合本校的评估方案。以某参与试点评估的“应用型”院校为例,该校参与第二类第二种评估类型。评价指标包括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等7个一级指标以及27个二级指标。
试点过程中,该校主要关注三全育人和应用型高校内涵建设等两方面内容,在逐步梳理政策后将“引导质量建设”纳入考虑范畴,选定了与之适应,能突出重点的二级指标:
三全育人相关指标包括党的领导、思政教育、本科地位、课堂教学、师德师风、教师发展;
应用型相关指标包括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卓越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教学能力、教师发展、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适应度;
质量文化相关指标包括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文化、达成度、适应度、有效度、满意度。
随着试点评估工作深入开展,教育部评估中心在调研中发现,有近1/3的省份在评估指标上作了适当调整,着力引导高校特色发展。
结合《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北京将评估类型细化为两类五种,在第二类中增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并针对不同评估类型高校增设共性及特色指标,以适应首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
上海将评估类型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3类。江苏方案在指标体系中增加了4个国际视野的可选指标,引导地方高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流水平。浙江方案在指标体系中增加调整了7个指标内容,完善了3项审核要点,增加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国际合作办学的要求。
四川方案增设“自选办学特色”一级指标及5个审核重点,新增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任选课比例、小班授课比例、教学竞赛获奖、教师发展专职机构等指标项。陕西方案在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中增加了7个审核要点,完善了1个评价要点,实现评估指标部省有机融合,为陕西高校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选择,引导地方高校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通过试点评估的院校工作经验以及本轮评估倡导的“质量共同体”理念,面对评估,高校应当上下一心,以评估为契机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四川省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部署会上,绵阳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寒分享了该校参与试点评估的经验。他强调,为扎实开展审核评估,学校上下要端正态度,克服照抄、应付;要统筹谋划,避免返工、折腾;要凝聚共识,避免反感、抵触;要全员参与,避免“上热、中温、下冷”;要持续推进,避免“一阵风”。落实到具体迎评工作上,该校有三点主要经验,一是理清工作思路,系统谋划;二是狠抓工作落实,有效推进。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及时间表;三是注重工作实效,持续提升。
另一所院校在接到试点通知当月,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学校成立了全体校领导为成员的评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试点工作方案、自评报告等重大材料,审议、协调和决策相关重大事项等。该领导小组下辖评建工作办公室,由分管校领导、教务处、质量管理处、二级学院等相关人员和单位组成,负责解读评估指标、整理评价材料、协调具体事项等。
评估过程分为学校申请、自评自建、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四个阶段。自评自建的关键要形成《自评报告》以及《自评报告》的重要支撑材料。该校对自评阶段的工作提出了三方面要求:加强学习,准确把握新一轮审核评估精髓要义;组织各学院及职能部门梳理已有的制度文件,以问题导向为理念,修订陈旧过时的制度,制定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和体系的文件;此外,围绕审核指标,评建工作小组组织各部门逐项审核,开展校内自评,全校上下一体,客观呈现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深入思考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和举措。
除了学校内部需要团结一致外,“质量共同体”理念还体现在学校应当与评估专家、毕业生、用人单位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等利益相关方协同合作,围绕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协作互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教育报》曾发文表示,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目的,在于帮助高校摸清教育教学现状,要求高校提高战略定位,以评估理念思考办学目标和使命;做好顶层设计,以评估举措推动学校再优化育人体系;最终落实到质量保障提升上,以评估要点出发,进一步提升培养能力,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的质量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机制,实现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由点到面、由阶段性到全过程、由短期“应试”到常态长效的全面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导报网等网站.
[2]地方高校如何把准新一轮审核评估着力点. 中国教育报百家号,2023-01-30.
[3]全国834所高校参与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以评促建,助力高校走向卓越. 中国科技网,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