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苏君阳 等 | 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1-10 06:13:27 点击:

摘 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提升人才培养整体质量水平,更需要培养大批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既是实现我国科研创新与突破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需求。积极推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应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有效举措。为适应高质量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精准定位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学科专业群、打造跨学科课程,健全与完善跨学科科研与教学实验室(基地)建设,提升教师团队的跨学科科研与教学能力水平,建立与完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要在全面整体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以及着重加强与提升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在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学科交叉融合: 提升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重要举措
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实现我国科研创新与突破的需要,而且也是提升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尤其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需求。
1.学科交叉融合时代的来临
自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得到了积极推进,已培育和建成了众多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加强了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培养了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升了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水平。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学科交叉融合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上的重要性,凸显了高校的多学科优势,打造与建成了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学科集聚能力得以增强,学科交叉融合也得到了深度推进。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培养关键核心领域中的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作为主要目标,使得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实践在我国又得到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与发展。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试行)》对学科交叉、优势学科群建设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突出强调了推进跨学科的融通创新与以学科交叉为基础组建高水平团队的重要性,使得理、工、农、医及人文社会科学得到了进一步交叉融合。目前,积极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实施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关切。高校是我国科研与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积极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仅有利于我国科学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与创新,而且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
2.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我国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时代,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人才,需要全面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质量的提升,既需要发挥已有的传统学科的优势,又需要瞄准实践前沿与科学前沿,组建与搭建跨学科科研、教学的团队与平台,积极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大力提升人才的创新素质与能力水平。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高校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建设提出了重要要求,为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2017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跨学科、跨机构”研究生协同培养和跨学科平台建构做出了规划要求,其旨在加强开展跨国和跨学科合作的导师队伍能力建设,鼓励与支持导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积极实现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交叉融合,探寻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中学科的生长点,提升创新创业人才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机制建设水平。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途径——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与推进联合人才培养,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多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的机会,提升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是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积极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实现高校的跨学科教学,建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教学与深度学习基础。因此,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更有利于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复合型、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知识生产与应用方式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人才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研究型;另一种是应用型。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复合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之分。反之亦然,无论是复合型人才还是创新型人才,都有研究型与应用型之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需要培养研究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培养研究型、应用型的创新型人才。
1.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切与基本特征
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培养大批的复合型人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过于注重专业细化的单学科、单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智能化时代三元知识空间的要求。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已实现从强调某一专业领域纵深的I型人才培养,经由强调同时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知识深度与广泛专业知识面的T型人才培养,向强调同时在两个专业领域具备纵深知识的π型人才培养的转变。[2]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将某一学科专业作为主修学科专业,将另一学科专业作为辅修或副修的“主副修复合型模式”;第二,同时主修两个学科专业的“二元复合型模式”,如双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第三,同时跨三个及以上学科领域的“多元复合型模式”。[3]目前,在我国工程技术领域中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五类π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第一,“理论+技术实践”的解决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第二,“理论+发展新技术”的发表科研成果的工程科学人才;第三,“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应用的技术交叉创新人才;第四,“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的新产品开发人才;第五,“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的工程经营管理人才。[4]各个学科领域、各个行业领域都在努力探索与建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在培养目标上打破传统的理念,重视对人才视野、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关注,强调知识、能力、思维的复合。第二,在课程设置上,打破专业、学科壁垒,整合多个专业和学科的内容,将传统的单一课程结构转向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人文社会科学兼容的课程结构。[5]第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注重教师跨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以及跨领域的沟通与交流。第四,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作用。第五,在学业指导上,注重对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导师联合指导,为人才成长提供充分的跨学科环境。第六,在人才培养评价上,着眼于社会对人才知识复合型、能力综合型等方面的要求,实施包含知识、能力、思维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积极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高校积极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渗透与融合,[6]使得人才能够在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实现结构性整合与提升,从而实现“1+1>2”的功效。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政策的关注与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没有创新能力就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不论是在哪个行业领域中都是如此。创新能力包括基础性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创新能力。基础性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与想象能力,适应性创新能力包括批判能力、知识构建能力、实践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7]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培养目标不仅包括人才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础性创新能力,而且也包括在工作业务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与转化知识的适应性创新能力。第二,专业与课程建设注重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嵌入基础性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在专业选修课程中渗透适应性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能力与综合能力的训练。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围绕着动机激发、认知冲突、社会建构、自我监控、应用迁移这五个环节来开展教学活动。[8]第四,在学习指导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给学生自主创新留有充分的空间。第五,在教学与人才评价上,根据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将基础性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充分体现在评价体系之中。
创新的过程是发现与建构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过程。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并建构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需求。

三、学科交叉融合: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应对举措
1.精准定位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兼具共性与个性,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举措。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给学生创造较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并更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特点,对培养目标做出精准定位。不论是复合型人才还是创新型人才都有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层次,因此在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目标定位的过程中,第一,需要在两个层次上做出区分。在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融合思维,锻炼知识间的结构关联能力,拓展学术视野;在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方法论意识,开展交叉科学研究的能力及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需要针对复合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做出区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需要包括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应注重对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应注重对应用能力的培养。
2.积极建构、打造学科专业群与跨学科课程
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立大学科观。大学科观不是在专业意义上建立,而是在大的学科门类基础上建立。在我国的学科目录体系中,学科被划分为三个系统层级:第一级是学科门类;第二级是一级学科;第三级是二级学科。学科层级越高,学科间的壁垒越深厚。学科专业群是上述三个系统层级都具有的概念,其建构应突破学科目录中设定的门类与层级的限定,允许在不同的学科系统层级之间建立学科群。学科专业群建构的路径主要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两种基本形式。以学科为基础建立的学术组织是典型的制度化路径,以项目为基础建立的学术团队是典型的非制度化路径。学科群一经建立就将会自然地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人才培养主要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及其实施实现。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通过教育、跨学科课程等做出了积极探索,但所取得的成效不甚明显。通识教育是实现学科融合的基础,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跨院系课程选修壁垒,使得学生可以跨院系选择课程,但若不能合理设置跨学科课程,学科交叉与融合就很难取得预期成效。跨学科课程建设包括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跨学科课程实施、跨学科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我国高校的跨学科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跨学科课程实施与评价两个方面需要大大加强,尤其是后者。目前,STEAM课程、PBL课程、NEET课程的教学,皆是跨学科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这些课程的实施对于提升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如果没有跨学科评价,跨学科课程体系就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跨学科课程实施的质量也因此难以得到保障。
3.大力提升教师团队的跨学科科研与教学能力水平
高校院系组织是在学科分类基础上建立,其师资队伍建设在跨院系组织之间存在较大的学科壁垒,即便在同一院系组织内部,不同的专业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壁垒。在先前的师资队伍建设中,缺乏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之间的合作,很难产生学科群的整体效应。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壁垒的存在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院系组织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中,需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第一,需要院系负责人与教师建立一种大的人才培养观。大的人才培养观是一种能够突破狭隘的单位利益、学科利益,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高质量要求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观。大的人才培养观仍然以专业逻辑建构起来,但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知识的传授不受专业知识逻辑的边界限制。因此,大的人才培养观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多学科知识的应用而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观。第二,需要建立虚实结合的网络化教师团队组织。教师团队组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体性教师团队组织;另一类是虚体性教师团队组织。不论是哪类组织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应该确立起跨学科观与跨组织观。相对而言,虚体性教师团队的机制更灵活,更容易实现跨学科、跨组织的合作。第三,需要积极打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质量课堂,通过高质量课堂的打造提升教师跨学科教研与教学能力。高质量课堂是对多学科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助力于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研究与探究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9]第四,需要基于跨学科合作需求加强学生导师队伍建设。学生导师除了学业责任导师以外,还包括项目合作导师;除了理论导师外,还包括实践导师。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推进跨学科、跨组织、跨实践领域的合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跨学科教师团队,更好地保障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4.建立与完善跨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实验室(基地)建设
自然科学很多重大发明与发现在实验室(基地)完成。实验室(基地)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域。越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越离不开实验室(基地)建设支撑,尤其是对于理工科人才的培养。实验室(基地)从功能来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科研实验室(基地);另一种是教学实验室(基地)。前者的功能以科研为主,后者的功能以教学为主。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同时具有科研与教学功能。在推进实验室(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基于人才培养的不同类型建立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为了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实验室(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开展学校间的融通与合作。美国“TI:GER(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enerating Economic Result)”项目在推进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两个学校的工科博士生、法律博士生和工商管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跨校、跨学科培养,使研修该项目的学生在学习、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获得学科交叉与融合力量的支持,促进了他们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思维的形成及水平的提升。[10]今后,我国高校实验室(基地)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跨校、跨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深度推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整体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
5.建立与完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需要根据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任务需求开发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评价体系,需要将已有的学科评价体系中有利于高层次培养需求的部分与学科交叉融合的需求相结合,建立客观公正的学科融合评价机制,激发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完善高校的教学督导与内部评价制度。高校教学督导应该将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学科评估与教学督导的一项重要指标,积极引导高校推进基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变革,保障与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评价,通过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短期与长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与保障学科融合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综上所述,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建立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求基础之上,否则就可能会发生为了学科融合而融合的现象。学科交叉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学科交叉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在科研与教育教学中需要积极地、深入地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2).
[2]李拓宇,邓勇新,叶民.智能化时代Π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8个典型案例的扎根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4):74-80.
[3]娄延常.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与理性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232-236.
[4]潘云鹤:中国在21世纪迫切需要五类工程人才[EB/OL].(2007-12-04)[2022-10-11].http://www.eepw.com.cn/article/73767.htm.
[5]徐体高.试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144-145.
[6]谢健.地方本科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6):3-5.
[7]罗泽意,宁芳艳,刘晓光.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异同研究——创新能力开发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2):43-46.
[8]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42.
[9]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10]别敦荣,齐恬雨.国外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动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