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改进
开放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诊断改进 >> 开放教育 >> 正文
高校示范课程丨中国人民大学:虚拟现实技术驱动艺术实验教学创新
栏目:开放教育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1-18 07:23:58 点击:

高校示范课程丨中国人民大学:虚拟现实技术驱动艺术实验教学创新

高校示范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虚拟现实技术驱动艺术实验教学创新

与艺术天然关联的虚拟现实技术,无疑为我们的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实验教育环节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启发着我们在教学实践上的创新灵感。

“以镜头景别为例,在所构建的电影场景中,学生正以导演的角色,设置摄影机的位置及其他参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场视听盛宴,是中国人民大学视听叙事虚拟仿真实验课,也是学生们最期待的课程之一。配合着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葛勇的讲解,艺术场景变得灵动且具象,艺术视听叙事好像也没那么复杂了。

目前,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教师葛勇、甘华和段天然主创的“视听叙事虚拟仿真实验”和“光媒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列入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并在教学实践中投入使用。其中“光媒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于2020年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视听叙事虚拟仿真实验示范课补短板


“虚拟现实应用于艺术教学,可以逼真地还原场景,使得学生能够理解拍摄现场的空间和时间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葛勇表示,信息技术与艺术门类课程实验教学的融合发展,凸显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文科建设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方向。

他以“视听叙事虚拟仿真实验”为例,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视听叙事教学中的应用:关于视听叙事语言的相关理论研究体系已较为成熟,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项目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以技术性讲解和经典作品赏析教学模式为主。弊端是,学生在课堂中只能够通过被动的“观赏”,做到“知其然”,对于视听叙事这一抽象的概念理解程度不一,师生互动性差。学生难以进入情境中想象还原,参与实地拍摄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实际教学效果有很大局限性。

“本实验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优势,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建设了视听叙事基础知识、影片案例及考核模式三个主要教学模块。”葛勇说,视听叙事基础知识模块具体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为学生理解视听叙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影片案例模块从经典影片中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叙事片段,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复原拍摄空间、摄像机位置及其运动、演员调度等构成影像基本叙事的关键元素,使得学生对该片段的视听语言的构成,有着比传统讲授方式更多维度、更深刻的认知。在考核模块,学生可以通过多项选择题的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弥补知识点上的欠缺,形成自我认知;在实景操作考核中,学生可以自主实验,通过调整摄像机位置、角度和运动,选择不同焦段的镜头,形成时间轴上的新的影片序列,并最终导出影片,从而创作出在个体理解上的新的视听叙事。这一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导演意识以及空间调度意识,即在视听叙事领域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的“高阶性”。

葛勇表示,视听叙事的虚拟仿真化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基于专业影视场景的数字化精确虚拟,实验镜头的可变量虚拟呈现,抽象思维可视化体验,实现了安全、规范操作的虚拟教学和多样化的应用情景拟真再现,使得“影像构成语言”课程在教学中具有更强的延伸性和拓展性,显著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特色与创新


视听叙事对学习影像创作的学生而言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其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电影、动画和电视媒介,其他诸如游戏设计、交互设计、影视后期特效等也都离不开视听叙事的专业基础训练。“视听叙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其必要性、实用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葛勇表示,该实验的教学创新与特色具体体现在实验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其中,实验教学设计选取经典电影中的典型视听叙事片段作为实验教学案例,从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痛点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了解镜头语言的基本原理、影片讲解、掌握镜头叙事的方法步骤、基本剪辑技巧”四个学习模块。

他具体阐释,通过建立虚拟仿真经典影像教学案例,带领学生参与经典案例虚拟呈现的工作,从基础架构开始,切实地掌握镜头语言的基本原理。影片讲解使学生认识与掌握不同镜头画面拍摄在该序列画面中的作用,对于营造空间、表达情绪等视听叙事的关键元素有深刻的了解。实景操作在复原的拍摄环境中,沉浸交互体验视听叙事的构建。实景操作中实现了对场景目标的高阶性、挑战度设计应用;学生开放、自主重新剪辑影片片段,推进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由“模仿应用”到“创新设计”高阶性能力的培养,构建“学生中心、情景导向、虚实一体”新型综合型实验课程设计。

在教学方法方面,学生自主主导实验过程,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沉浸式、交互式的特点,以视听叙事典型场景为切入点,通过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创作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实意识、创新精神、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在评价体系方面,尊重艺术类学科的特点,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提高评价公正性和教学效果。

葛勇透露,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视听叙事虚拟仿真实验”在原有的PC客户端基础上,于2022年秋季学期已建设成为多人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在明年的春季学期即可投入教学使用。该实验课程的进一步建设为艺术学类课程的具身沉浸式学习方式做出了前瞻性的探索。

他说,站在巨人肩膀的虚拟现实,体现着科学技术的严谨与人文艺术的灵动,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艺术始终在助推着虚拟现实走向成熟,同时,虚拟现实也在深度引发着艺术的深刻变革。今天,我们的艺术教育正面临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在多个层面急需新技术驱动下的升级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