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持续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突出。新时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职业教育合作开放程度与融合发展趋势不适应、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转型升级不适应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只有明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厘清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特征,探索符合我国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明确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法律地位。在新职教法中,“适应”一词出现多达10次,体现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经费来源”“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等方方面面。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指明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适应”一词源于生物进化论,指物种在生存与竞争的环境中不断调整状态,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心理学将“适应”解释为“个体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调节自身,同时反作用于环境的过程”。“适应”一词包含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具体到教育领域,主体包括学校、受教育者等,客体包括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教育的适应性包括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以及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两个方面。
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同样具有“双重属性”,一是职业教育根据外部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来调节内在发展;二是通过调整职业教育内部发展不适应的情况来促进外部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相互促进。增强适应性,是国内外教育实践发展的基本逻辑和普遍规律。例如,潘懋元教授在讨论教育的两个规律时认为,教育有内部、外部两条基本规律,分别是内部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外部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且指出“‘适应’包括‘受限制’和‘为之服务’两个方面”,这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看,适应性(Adaptability)、适切性(Relevance)、协调性(Adjustment)也一直是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例如,21世纪以来新加坡在国家工业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通过调整职业教育内部体系,使学生、劳动者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对客体存在与主体尺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倾向性认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三是适应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这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共同指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指向人民对优质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研究认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应当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
(一)国家层面: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向不动摇。“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明确、不容动摇的关键问题。纵观建党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职业教育在不同时期的方针、目的、措施各有差异,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党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经历了‘适应革命和战争需要’(1921—1948年)、‘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1949—1977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1978—2011年)、‘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职业教育受到空前重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整合了职业教育系统内资源,提升了职业教育地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2.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黄炎培先生在发展职业教育之初就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极为重视,并将“敬业乐群”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为职业教育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职业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成为缺乏灵魂的“机器人”,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新职教法明确了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并将“职业道德”放在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首位,强调德行为先、能力为重、德技并修。基于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指引,将立德树人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中,明确“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取向,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
(二)社会层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1.理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逻辑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职业属性、终身属性,也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与生产一线最为接近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发展质量深刻影响着产业人才的素质提升、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纵观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发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职业教育的发达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正相关。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面临“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格局不断变化,对适应产业现代化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基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生视角,是理解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逻辑和重要价值取向。
2.实现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引领稳步迈进。根据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着眼点,存在职业教育不断“追赶”并被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通过“创新”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次的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先导性作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前提、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趋势。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引领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教育应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融入“制造强国”“新型城镇化”“就业优先”等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以“大职业教育观”为指引,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端”变化的同时,通过提高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调整“供给端”变化进而实现引领“需求端”的目标,最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之间的供需平衡,彰显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在效能和时代价值。
(三)个人层面:适应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
1.面向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被社会寄予厚望。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战略(2016—2021)》,其中“促进公平和性别平等”被认为是未来职业教育应当优先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区域、城乡、性别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必须以公平正义为落脚点,满足人民对职业教育的美好期待。新职教法的颁布,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明确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则。不论是在校学生、退伍军人、在职人员、再就业和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等不同群体,还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人群,都有追求职业发展的权利、都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公平正义成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追求。
2.面向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面向人的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具有主体多元性、目标多样性的特征,其高质量发展具有“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双中心”价值取向。职业教育质量观基于“双中心”的价值取向分为“外适性质量”和“内适性质量”,前者关注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后者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在以产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指导下,国家培育了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发展,对人本身的关注逐渐受到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必须注重“人”这一关键主体,着力培养人的职业思维、职业素养、职业习惯,实现从“为产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转变。
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有关职业教育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实践探索,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但不可忽视的是,职业教育动态调整与经济社会不完全适应、职业教育保障措施与高质量发展不完全适应等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在此基础上,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紧紧围绕新职教法的基本逻辑,科学预判社会产业的发展需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以不同类型、同等重要为战略定位,将适应性融入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实施过程、参与主体中,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具体的实践路径框架见图1。
图1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框架
(一)适应类型定位特征,彰显职业教育的系统性
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定位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战略出发点,影响并决定着职业教育相关制度制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1.增强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适应性。“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承载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具有描述职业教育现象、探究职业教育本质、影响职业教育实践的功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是否体现了时代发展特色、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深刻影响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质量。为此,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要在时间维度上凸显对“新时代”的适应性,充分考虑国家战略、国际形势的时代背景,形成最新的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在空间维度上凸显对“中国特色”的适应,形成中国特色的标志性话语体系;在类型维度上凸显对“职业性”的适应,形成更多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理论和话语体系。
2.增强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适应性,应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国家制度需求进行分析,可将需求分为“协调层、机构层、需求层、内容层、实施层、评价层”六个层面。根据不同层面的需求进行结构化分析,制定面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具体来说,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指引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框架,完善职业教育在招考、证书、学位等方面的制度法规,加强符合区域实际的地方性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修订,形成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职教体系内与职教体系外以及职教系统内部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3.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适应性。建立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以适应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适应更高层次人才需求为抓手,打通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天花板”,继续试点、总结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实现纵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序贯通;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建立符合职教特点的招考制度,突出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两个重点,强化横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融通;以适应终身教育理念为目标,推进各级学分银行建设,完善学分认证、累积和转换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成果的互认与融通,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增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适应性。《方案》提出“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要建立“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也是稳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核心。要建立并完善有别于普通教育类型、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标准体系,并根据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参考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体系,动态调整并及时更新教学、师资、专业、课程等各类标准,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突破口,有效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引导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认同标准、适应标准、执行标准,以标准为依据,强化标准意识、确保标准执行。
5.增强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适应性。健全高质量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形成适应职教发展规律、适应人才培养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目标上,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以“适应性理念”为引领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上,明确对政府履行职责的评价、坚持对学校立德树人的评价、突出对教师教育实绩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上,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评价方式上,创新适应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评价工具,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确保评价结果有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适应合作开放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的跨界性
“跨界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之一。”根据跨界治理理论,结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将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分为以合作办学、产教融合为特征的组织跨界和以区域协同、国际交流为特征的地理跨界两个方面。
1.适应组织跨界:寻求多方主体的利益共同点。以合作办学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多元共治的适应性。合作办学、多元共治是适应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办学主体上,支持各方主体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加强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充分发挥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作用,鼓励指导支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群团组织等积极适应部门和社会需要,利用资本、技术、设备、场地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或开展职业教育,激发办学内生动力;在办学形式上,坚持职业教育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并重,在巩固公办职业学校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探索多元化的民办职业学校形式,适应“集团化”“混合所有制”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适应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显著特征,也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正从1.0时代向2.0时代转变,然而顶层设计、认知思维、合作能力、考核机制等与2.0时代不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8。基于此,拓宽融合广度,优化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路径,完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现从片面融合向全面融合的转变;强化融合深度,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鼓励行业企业联合学校共同组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产教融合(集团)联盟等新型载体,实现从表层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转变。
2.适应地理跨界:构建不同区域的命运共同体。以协同发展为契机,增强职业教育区域交流的适应性。新职教法指出“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方面,要提升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适应能力。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应通过“整合帮扶资源、完善帮扶机制、实施帮扶策略、建设帮扶平台”9,缩小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要提升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适应能力,加强省级城市之间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如京津冀三省市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依托,通过有效协调机制促进三省市职业教育的职能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加强省内各市之间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如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通过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样板。
以国际交流为窗口,提升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适应性。主动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要求,把握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双重逻辑,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适应性和影响力。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加强“引进来”,汲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通过人员交流、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国际化视野下扎根中国大地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鼓励“走出去”,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推出适应各国实际发展要求的专业标准、教学资源,为全球职业教育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如天津主导设立“鲁班工坊”,将优秀的职业教育成果输出到国外,构建全球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江苏通过实施“郑和计划”,鼓励高职院校成立“郑和学院”与企业“组团出海”,输出高质量职业教育服务。
(三)适应社会产业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的灵活性
要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社会产业发展需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同部署、同升级、同发展,促进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训基地、教师发展等环节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
1.专业设置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要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完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适应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需要,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高质量专业体系。优先发展新兴专业,对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专业设置服务引领产业发展,体现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加快建设紧缺专业,发展学前、护理、康养等专业,缓解社会用工缺口;改造升级传统专业,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改造专业、以多学科为基础建设交叉复合专业群、开辟传统专业新方向等,系统推进专业升级;撤并淘汰落后专业,对供给过剩、招生低迷、就业不佳的专业进行深入分析,加强专业预警,及时缩减规模。
2.课程建设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课程建设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程应主动适应人与社会的双重需求。在课程目标上,从“高素质”和“技术技能”两个目标出发,既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是否成为“完整的人”。课程开发上,鼓励引导行家里手、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多方主体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坚持立德树人取向,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开发,培育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在课程实施中突出实用性特征,推进“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及时将新工艺、新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开展“课堂革命”,依托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形成适应人才培养的良好教学生态。
3.实训基地适应工作场景需求。“实训基地是集生产、教学、科研、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仿真工作场景平台。”新职教法提出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校开展实习实训、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提供条件和支持。为此,要进一步提升设备引进和整合水平,紧跟技术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维护、更新设备,适应高水平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明确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使用标准、评价标准,适应专业化的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共建机制,组织多方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主动面向学校和企业提供技能培训、技能考核,适应开放共享的建设理念。
4.教师发展适应“双师”建设需求。“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数量不足、来源单一等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适应职业教育需要,持续完善资格准入与岗位聘用,扩大对拥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教师的招聘力度,在现有编制总量范围内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倾斜,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要适应“双师”队伍需要,着力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建立校企人员流动常态化机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适应评价改革需要,继续优化考核评价与薪酬分配,破除“五唯”倾向,突出师德师风、教学实绩、技术技能并以此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
(四)适应全面质量理念,保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全面质量源于管理学领域,重点在于“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应以全面质量为标准,增强职业教育在科学研究、经费保障、信息平台、文化理念等方面的适应性,持续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加强科学研究,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理论支撑。“教育理论的创新能够对教育实践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展缓慢,对此,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研究,完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可以鼓励职业院校科学设置职业教育研究所、打造新型智库,通过对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发挥战略引领作用,既谋划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举措,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加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探析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通过历史研究厘清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比较研究借鉴国际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实证研究挖掘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通过行动研究解决职业教育的现实问题。
2.完善经费保障,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经费支撑。当前我国面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发展需求失衡的情况,“中职院校占普通高中经费投入的一半,高职院校不足本科院校经费投入的四分之一”。加强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一,完善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培养成本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向职业教育经费倾斜的力度。第二,完善多元经费投入机制,鼓励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依法直接或间接投资职业教育,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第三,明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3.打造信息平台,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技术支撑。5G技术、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为此,要加强信息化、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重构职业教育发展生态,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要适应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打破资源壁垒,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教学资源库等资源,适应泛在、自主、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高质量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适应信息化的治理模式,构建高质量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职业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精准、及时、全面的数字支撑,以“循数治理”完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4. 营造职教文化,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环境支撑。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必须打破 “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错误理念,适应技能型社会发展需要。要营造机会平等的竞争环境,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确保职业学校学生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享有平等机会。要树立人尽其才的发展理念,通过对大国工匠、时代劳模的典型树立、广泛宣传,使“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深入社会;通过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使“技能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章来源:《教育与职业》)
现阶段,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持续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突出。新时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职业教育合作开放程度与融合发展趋势不适应、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转型升级不适应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只有明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厘清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特征,探索符合我国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明确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法律地位。在新职教法中,“适应”一词出现多达10次,体现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经费来源”“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等方方面面。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指明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适应”一词源于生物进化论,指物种在生存与竞争的环境中不断调整状态,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心理学将“适应”解释为“个体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调节自身,同时反作用于环境的过程”。“适应”一词包含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具体到教育领域,主体包括学校、受教育者等,客体包括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教育的适应性包括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以及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两个方面。
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同样具有“双重属性”,一是职业教育根据外部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来调节内在发展;二是通过调整职业教育内部发展不适应的情况来促进外部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相互促进。增强适应性,是国内外教育实践发展的基本逻辑和普遍规律。例如,潘懋元教授在讨论教育的两个规律时认为,教育有内部、外部两条基本规律,分别是内部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外部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且指出“‘适应’包括‘受限制’和‘为之服务’两个方面”,这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看,适应性(Adaptability)、适切性(Relevance)、协调性(Adjustment)也一直是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例如,21世纪以来新加坡在国家工业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通过调整职业教育内部体系,使学生、劳动者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对客体存在与主体尺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倾向性认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三是适应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这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共同指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指向人民对优质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研究认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应当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
(一)国家层面: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向不动摇。“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明确、不容动摇的关键问题。纵观建党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职业教育在不同时期的方针、目的、措施各有差异,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党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经历了‘适应革命和战争需要’(1921—1948年)、‘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1949—1977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1978—2011年)、‘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职业教育受到空前重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整合了职业教育系统内资源,提升了职业教育地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2.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黄炎培先生在发展职业教育之初就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极为重视,并将“敬业乐群”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为职业教育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职业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成为缺乏灵魂的“机器人”,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新职教法明确了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并将“职业道德”放在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首位,强调德行为先、能力为重、德技并修。基于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指引,将立德树人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中,明确“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取向,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
(二)社会层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1.理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逻辑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职业属性、终身属性,也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与生产一线最为接近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发展质量深刻影响着产业人才的素质提升、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纵观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发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职业教育的发达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正相关。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面临“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格局不断变化,对适应产业现代化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基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生视角,是理解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逻辑和重要价值取向。
2.实现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引领稳步迈进。根据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着眼点,存在职业教育不断“追赶”并被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通过“创新”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次的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先导性作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前提、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趋势。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引领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教育应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融入“制造强国”“新型城镇化”“就业优先”等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以“大职业教育观”为指引,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端”变化的同时,通过提高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调整“供给端”变化进而实现引领“需求端”的目标,最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之间的供需平衡,彰显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在效能和时代价值。
(三)个人层面:适应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
1.面向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被社会寄予厚望。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战略(2016—2021)》,其中“促进公平和性别平等”被认为是未来职业教育应当优先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区域、城乡、性别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必须以公平正义为落脚点,满足人民对职业教育的美好期待。新职教法的颁布,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明确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则。不论是在校学生、退伍军人、在职人员、再就业和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等不同群体,还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人群,都有追求职业发展的权利、都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公平正义成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追求。
2.面向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面向人的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具有主体多元性、目标多样性的特征,其高质量发展具有“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双中心”价值取向。职业教育质量观基于“双中心”的价值取向分为“外适性质量”和“内适性质量”,前者关注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后者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在以产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指导下,国家培育了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发展,对人本身的关注逐渐受到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必须注重“人”这一关键主体,着力培养人的职业思维、职业素养、职业习惯,实现从“为产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转变。
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有关职业教育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实践探索,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但不可忽视的是,职业教育动态调整与经济社会不完全适应、职业教育保障措施与高质量发展不完全适应等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在此基础上,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紧紧围绕新职教法的基本逻辑,科学预判社会产业的发展需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以不同类型、同等重要为战略定位,将适应性融入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实施过程、参与主体中,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具体的实践路径框架见图1。
图1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框架
(一)适应类型定位特征,彰显职业教育的系统性
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定位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战略出发点,影响并决定着职业教育相关制度制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1.增强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适应性。“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承载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具有描述职业教育现象、探究职业教育本质、影响职业教育实践的功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是否体现了时代发展特色、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深刻影响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质量。为此,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要在时间维度上凸显对“新时代”的适应性,充分考虑国家战略、国际形势的时代背景,形成最新的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在空间维度上凸显对“中国特色”的适应,形成中国特色的标志性话语体系;在类型维度上凸显对“职业性”的适应,形成更多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理论和话语体系。
2.增强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适应性,应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国家制度需求进行分析,可将需求分为“协调层、机构层、需求层、内容层、实施层、评价层”六个层面。根据不同层面的需求进行结构化分析,制定面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具体来说,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指引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框架,完善职业教育在招考、证书、学位等方面的制度法规,加强符合区域实际的地方性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修订,形成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职教体系内与职教体系外以及职教系统内部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3.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适应性。建立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以适应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适应更高层次人才需求为抓手,打通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天花板”,继续试点、总结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实现纵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序贯通;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建立符合职教特点的招考制度,突出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两个重点,强化横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融通;以适应终身教育理念为目标,推进各级学分银行建设,完善学分认证、累积和转换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成果的互认与融通,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增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适应性。《方案》提出“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要建立“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也是稳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核心。要建立并完善有别于普通教育类型、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标准体系,并根据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参考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体系,动态调整并及时更新教学、师资、专业、课程等各类标准,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突破口,有效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引导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认同标准、适应标准、执行标准,以标准为依据,强化标准意识、确保标准执行。
5.增强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适应性。健全高质量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形成适应职教发展规律、适应人才培养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目标上,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以“适应性理念”为引领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上,明确对政府履行职责的评价、坚持对学校立德树人的评价、突出对教师教育实绩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上,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评价方式上,创新适应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评价工具,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确保评价结果有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适应合作开放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的跨界性
“跨界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之一。”根据跨界治理理论,结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将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分为以合作办学、产教融合为特征的组织跨界和以区域协同、国际交流为特征的地理跨界两个方面。
1.适应组织跨界:寻求多方主体的利益共同点。以合作办学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多元共治的适应性。合作办学、多元共治是适应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办学主体上,支持各方主体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加强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充分发挥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作用,鼓励指导支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群团组织等积极适应部门和社会需要,利用资本、技术、设备、场地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或开展职业教育,激发办学内生动力;在办学形式上,坚持职业教育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并重,在巩固公办职业学校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探索多元化的民办职业学校形式,适应“集团化”“混合所有制”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适应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显著特征,也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正从1.0时代向2.0时代转变,然而顶层设计、认知思维、合作能力、考核机制等与2.0时代不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8。基于此,拓宽融合广度,优化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路径,完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现从片面融合向全面融合的转变;强化融合深度,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鼓励行业企业联合学校共同组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产教融合(集团)联盟等新型载体,实现从表层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转变。
2.适应地理跨界:构建不同区域的命运共同体。以协同发展为契机,增强职业教育区域交流的适应性。新职教法指出“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方面,要提升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适应能力。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应通过“整合帮扶资源、完善帮扶机制、实施帮扶策略、建设帮扶平台”9,缩小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要提升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适应能力,加强省级城市之间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如京津冀三省市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依托,通过有效协调机制促进三省市职业教育的职能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加强省内各市之间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如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通过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样板。
以国际交流为窗口,提升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适应性。主动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要求,把握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双重逻辑,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适应性和影响力。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加强“引进来”,汲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通过人员交流、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国际化视野下扎根中国大地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鼓励“走出去”,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推出适应各国实际发展要求的专业标准、教学资源,为全球职业教育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如天津主导设立“鲁班工坊”,将优秀的职业教育成果输出到国外,构建全球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江苏通过实施“郑和计划”,鼓励高职院校成立“郑和学院”与企业“组团出海”,输出高质量职业教育服务。
(三)适应社会产业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的灵活性
要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社会产业发展需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同部署、同升级、同发展,促进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训基地、教师发展等环节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
1.专业设置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要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完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适应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需要,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高质量专业体系。优先发展新兴专业,对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专业设置服务引领产业发展,体现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加快建设紧缺专业,发展学前、护理、康养等专业,缓解社会用工缺口;改造升级传统专业,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改造专业、以多学科为基础建设交叉复合专业群、开辟传统专业新方向等,系统推进专业升级;撤并淘汰落后专业,对供给过剩、招生低迷、就业不佳的专业进行深入分析,加强专业预警,及时缩减规模。
2.课程建设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课程建设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程应主动适应人与社会的双重需求。在课程目标上,从“高素质”和“技术技能”两个目标出发,既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是否成为“完整的人”。课程开发上,鼓励引导行家里手、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多方主体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坚持立德树人取向,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开发,培育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在课程实施中突出实用性特征,推进“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及时将新工艺、新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开展“课堂革命”,依托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形成适应人才培养的良好教学生态。
3.实训基地适应工作场景需求。“实训基地是集生产、教学、科研、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仿真工作场景平台。”新职教法提出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校开展实习实训、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提供条件和支持。为此,要进一步提升设备引进和整合水平,紧跟技术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维护、更新设备,适应高水平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明确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使用标准、评价标准,适应专业化的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共建机制,组织多方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主动面向学校和企业提供技能培训、技能考核,适应开放共享的建设理念。
4.教师发展适应“双师”建设需求。“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数量不足、来源单一等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适应职业教育需要,持续完善资格准入与岗位聘用,扩大对拥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教师的招聘力度,在现有编制总量范围内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倾斜,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要适应“双师”队伍需要,着力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建立校企人员流动常态化机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适应评价改革需要,继续优化考核评价与薪酬分配,破除“五唯”倾向,突出师德师风、教学实绩、技术技能并以此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
(四)适应全面质量理念,保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全面质量源于管理学领域,重点在于“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应以全面质量为标准,增强职业教育在科学研究、经费保障、信息平台、文化理念等方面的适应性,持续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加强科学研究,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理论支撑。“教育理论的创新能够对教育实践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展缓慢,对此,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研究,完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可以鼓励职业院校科学设置职业教育研究所、打造新型智库,通过对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发挥战略引领作用,既谋划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举措,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加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探析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通过历史研究厘清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比较研究借鉴国际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实证研究挖掘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通过行动研究解决职业教育的现实问题。
2.完善经费保障,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经费支撑。当前我国面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发展需求失衡的情况,“中职院校占普通高中经费投入的一半,高职院校不足本科院校经费投入的四分之一”。加强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一,完善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培养成本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向职业教育经费倾斜的力度。第二,完善多元经费投入机制,鼓励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依法直接或间接投资职业教育,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第三,明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3.打造信息平台,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技术支撑。5G技术、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为此,要加强信息化、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重构职业教育发展生态,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要适应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打破资源壁垒,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教学资源库等资源,适应泛在、自主、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高质量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适应信息化的治理模式,构建高质量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职业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精准、及时、全面的数字支撑,以“循数治理”完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4. 营造职教文化,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环境支撑。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必须打破 “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错误理念,适应技能型社会发展需要。要营造机会平等的竞争环境,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确保职业学校学生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享有平等机会。要树立人尽其才的发展理念,通过对大国工匠、时代劳模的典型树立、广泛宣传,使“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深入社会;通过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使“技能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章来源:《教育与职业》)